曾經,身體去過很多地方旅行,多年過去,記憶已經模糊了,細節都忘記了,鼻子倒是幫助回憶起許多城市、地點的特徵,讓不同的地方再次標識著具體的個性。
紐約蘇活區一家麵包烘焙館,撒著肉桂粉的蘋果派剛出爐,門縫裏飄出香甜又刺激的味道,讓記憶有了線索……;最受不了的紐約味道,就是地下鐵裏面,某些角落傳來的尿騷味,愈到冬天,遊民紛紛從公園搬到地鐵裏面,那味道就愈嗆,令人掩鼻。
圖:肉桂粉蘋果派的味道聞來香甜又刺激。提供/fotosearch
記憶裏的巴黎,嗯……閉上眼睛,紅酒香、咖啡香慢慢地浮出畫面。那些穿著入時或有風尚的路人、街景,反而因為走馬看花或年代久遠,早就記憶斑駁。對紅酒香的記憶回到遊學生融入且放縱異鄉的日子,一幕幕是逛超市選紅酒的快樂時光,在法國原產地的紅酒,便宜到爆,當時台幣100元就可以買到很高檔的紅酒,也有台幣20元的紅酒,直接買來煎牛排(那時我還是葷食者)也很優。11月某一周新酒上市時,紅酒免費試喝,一整周空氣中散發著迷醉的酒香……,喔 ,想起那個冬季,除了法文變流利之外,酒量也變好不是沒道理的。
圖:紅酒配起司憶起我遊學法國時期的融入與放縱。提供/fotosearch
五味雜陳的印度,貧富懸殊的緣故,窮人和富人住宅的巷弄,味道迥異。不過,會令人回味的是空氣中常飄著線香的味道,燃香和印度人的宗教信仰息息相關。有一種L牌線香,市場或街道常有這種濃烈嗆鼻的化學花香味,而當我聞到天然檀香線香的氣味時,整個人就沉靜下來,內心自然平靜,甚至覺得愉悅,彷彿回到家了。
在印度,最叫人受不了的不是貧民區的尿騷臭味,而是某些印度朋友的體味,是否因為吃太多咖哩而讓他們的身體散發著超強難忍的刺激味,距離一兩公尺內就可以聞得很清楚。曾經,同在靜心村做靜心的印度朋友熱情地打招呼,甚至想給予友善的擁抱,我都盡量避免擁抱。體味,是人類另一個性格的無形表徵,味不同,不相為謀。同是印度人之間,卻好像很習慣這種我提到的體味。味道、味覺,一如審美的感受,有其主觀的和文化的背景因素。
* * * *
圖:我們覺得臭豆腐是香的,老外聞起來說臭,味道有其主觀、文化的背景。提供/fotosearch
將近午夜的現在,伏案寫稿的我,聞到街上飄來臭豆腐的香酥味,好一個誘惑,怕那小吃攤走掉了,抓起零錢快步走出門去。循著空氣中的味道走著走著,發現我多心了。小吃攤卡車穩穩地停在兩條巷子交叉口,午夜的住宅區沒有任何車輛走動,安靜的程度只聽見熱油鍋裏滋滋作響的油炸聲。一旁兩三個食客,已經就著月光、唏哩呼嚕地咬著熱騰騰的臭豆腐。原來,這攤「月光臭豆腐」 早有固定粉絲,而我和這些粉絲,都是循香而來的人。
嗅覺一直都在旅行,穿越地域,超越時空,不管我的人去到哪裏,菜市場、咖啡館、公司行號,或是出國去,我那敏感的鼻子不會錯過識別鮮明的味道,或是任何提醒記憶深處的相似味道。(待續)